找到相关内容754篇,用时2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是人类世界和谐之必须

    ,所谓正的关系。正是指众生之心,则是我们的生存的环境,即器世界。有什么样的正则有什么样的与之相应。正如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所说“心如工画师,能画诸世间,五蕴悉从生,无法而不造。”如果我们人类的心灵清净善良,则感召我们所处的世界清净庄严,和谐美好。如果我们人类心灵里面充满贪恚痴慢险恶污秽,则感召世界污浊痛苦,危机重重。正因为如此,佛教提倡戒、定、慧三学,对治我们人类的贪、嗔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52753462.html
  • “天下名山僧占多”/话说佛教与风水

    道理是很难明白的。  地球是释迦牟尼佛的(凡圣同居土),当年在维摩诘法会上,舍利弗看到我们这个地球“丘陵坑坎,荆棘沙砾,土石诸山,秽恶充满。”对“正不二”就生起了疑心。而螺髻梵王则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如自在天宫。  即时佛以足指按地,即时世界变为无量功德宝庄严土,一切大众皆自见坐宝莲华。佛语舍利弗:“我佛国土,常净若此,为欲度斯下劣人故,示是众恶不净土耳!”  风水是,即物质环境,是。...

    李守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4456682.html
  • 倡导环保的生活方式需要借鉴佛教环保思想

    不二”的思想告诉我们有情正的身心不能离开世界。“慈悲”教义告诫人们要保护动物和植物。 (一)“正不二”与环保 “正不二”是佛教的重要思想。所谓“正”,是和正的简称。《大明三藏法数》云:“,即世间国土也,为身所,故名。正为正,即五阳身也,正由业力,感此身,故名正。”佛教将生命主体所依存的国土称为,即生存环境;将众生乃至诸佛的身心称为正,即生命主体。“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观点|环保|佛教思想|生活方式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290094627.html
  • 以包容的心和谐自他

    。 所以修行舍心很重要。我们只有舍弃对立,我们才能做到象永嘉大师说的:“心与空相应,则讥毁赞誉,何忧何喜?身与空相应,则刀割香涂,何苦何乐?与空相应,则施与劫夺,何得何失?心与空不空相应,则爱见都忘,慈悲普救。身与空不空相应,则内同枯木,外现威仪。与空不空相应,则永绝贪求,资财给济。心与空不空、非空非不空相应,则实相初明,开佛知见。身与空不空、非空非不空相应,则一尘入正受,诸尘三昧...

    明一法师

    |和谐|包容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8/1431035277.html
  • 无情有佛性

    童子见弥勒楼观,便得无量法门,岂非见物即见性。《唯识论》说:唯识无境界,正以心外无别法。山河草木既都是心识所现,如何无佛性;如是从一切法本性不生灭而言,是不二的,不可以正为有情,便有佛性;而...刹那一念心遍周法界,则佛性也遍一切正二。瓦石也就是自己心性所显。心性既是佛性,焉有所显瓦石不是佛性之理。正以当时有人执着于真如在无情中但名法性,在有情内方名佛性,以为无情无佛性。而误以为无情若有佛性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90240712.html
  • 十不二门的生态意蕴(二)

    行业而获得的果报。此客观世界,乃此身的依止之处,故称“”;而我们的身体素质,与以前行业为正相关,故称“正”。一般人在情感上都非常重视自己的正,饮食、服装及化妆品等产业的兴盛即其体现;也不能说人们不重视,如装修居室、整治庭院等,都反映出人们对环境的重视,但四壁之外,确乎不能得到更多的关爱,甚而至于以邻为壑,随意倾倒垃圾等,都显示出人们对正二...

    韩焕忠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2467787.html
  • 以包容的心,和谐自他

    任何事情会得心应手。 所以修行舍心很重要。我们只有舍弃对立,我们才能做到象永嘉大师说的:“心与空相应,则讥毁赞誉,何忧何喜?身与空相应,则刀割香涂,何苦何乐?与空相应,则施与劫夺,何得何失?心与空不空相应,则爱见都忘,慈悲普救。身与空不空相应,则内同枯木,外现威仪。与空不空相应,则永绝贪求,资财给济。心与空不空、非空非不空相应,则实相初明,开佛知见。身与空不空、非空非不空相应,则一尘入正受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02275460.html
  • 佛教与和谐生态

    国土世间等无情众生,称为“”。佛教认为,外在的环境乃是有情众生“共业”所感之果,也就是说,“”的好坏,是由有情众生来决定的。所以,提倡“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,”的理念,弘扬众生平等、和谐共生的伦理主张,彰显和合精神与慈悲情怀,“众聚和快,和则常安。”众生平等,意味着强弱、贫富、大小、上下彼此之间的互相尊重,平等相处。   地球是人类生存的“”,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,按着佛教的和谐观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64781050.html
  • 草系比丘

    下车来帮比丘们解开缠缚的茅草,并施予每位出家师父所穿的三衣。   世间万物,不论有情识的动物或无情的草木,都是真如理体的全体变现。我们对于所处的环境必须生感恩惜福之心,就连路旁的一草一木都应珍惜...

    佚名

    |草系比丘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6/1053104712.html
  • 超出世间修心要诀

    2. 因缘所生法,我说即是空。亦名为假名,亦即中道义。 世 间 ㈠ 情世间  指四圣六凡       十法界  正 人缘 ㈡ 器世间  指山河大地   地利 ㈢ 时世间   天时 现象 生老病死无常迅速刹那不住 成住坏空无常迅速刹那不住 生住异灭无常迅速刹那不住 ...

    吴润江口授

    |出世|修心|三观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2/08173120509.html